新闻

遇见凤阳-文化追寻下的【凤阳政务新区建筑群】系列“乐章”|标准院作品

浏览:   时间:2020-07-21 10:29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咚咕隆咚咚。”这是中国老百姓非常熟悉的曲调。如果没有这首花鼓曲,说不定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凤阳历史渊源,更别说对凤阳今天的了解。凤阳是安徽省滁州市的一个县,明洪武七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升格为明中都。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帝王之乡”之名的凤阳,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间文化深受喜爱。其境内明皇中都遗址是国家级文化遗产,在我国古代都市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印有洪武年间字样的砖石,见证着这座县城的历史。过去它可能是巍峨城楼的一部分,如今残垣断壁,充塞在普通村舍的一个角落,背负着文化的影子记录着凤阳人民如今生活的点滴。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

每个地方也都有发掘自己特点的权力。


我们在下面介绍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也一直在追寻凤阳人文历史中的符号印记。

凤阳地处淮河南岸,临水环山,除中都城和皇陵等大型古迹外,还有众多关隘遗迹和民居旧址,这些都为凤阳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凤阳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大量历史文化元素。在设计中,我们将这些元素加以运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属于凤阳的建筑风格。

凤阳政务新区位于凤阳市西部的规划新城北部,西侧临近明中都二道城遗址。南面地势开阔,与明中都皇故城的钟楼遥遥相对,南边道路西华路,可东至明皇城西华门。

从项目团队第一次来到凤阳至今,这期间在新区断断续续做了十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大都集中在其新区城市轴线附近,渐渐形成了北至政务新区综合楼,南到钟楼商务广场,全长近两公里的城市轴线,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建筑系列。

这条城市轴线是

一个充满激情的空间序列,

就像是一组追寻凤阳历史文化的乐章。

01

四方“官印” 坐镇北方

■ 政务综合楼

在轴线的开端,新区的政务综合楼映入眼帘,凤阳政务新区综合办公楼是新区的核心建筑。该建筑中部五层,外围四组建筑为二层,整体以院落式空间为主,建筑主体对称,中部的主楼巍然屹立,气势雄壮,四面的建筑群铺陈延展,气度宏大。

我们在综合楼的设计中采用了“官印”这个概念,将四组建筑院落的平面形状设计成一方方印鉴的形状,四个部门,四方官印,整齐排布,秩序井然。

印,

代表着诚信和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既体现了各级政府取信于民、服务大众的工作本质,也挖掘出区域内各个建筑的传统特质。

凤阳是一个历史积淀很深的城市,

连年的淮河的涨涨落落与凤阳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在设计建筑外墙的时候,采用的灰色墙砖,以体现故城城墙的意味,并用一道道不同深浅线条表达出对历史的记忆与追寻。

▲灰色墙砖,以体现故城城墙的意味;一道道不同深浅线条表达出对历史的记忆与追寻

02

“凤”鸟之冠,

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的干劲

■ 各局委办公楼建筑群

在政务综合楼的东面,是新区各局委办公楼建筑群,包含国土局、交通局、建设局、档案馆、教育局、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楼等单位。

《明一统志》记载,凤凰山之阳故名凤阳。我们将若干办公楼平面格局统一设计为C形单元,其形状犹如小篆中“凤”字的凤字头。凤乃百鸟之王,“凤字头”取其鸟王之冠的意味,表现凤阳在改革开放的建设浪潮中,敢为天下先的干劲。

淮北民居的“院落”形态,成为建筑空间开合与渗透的最佳典范。建筑统一设计为类似传统三合院的U形单元,各个建筑中部的院落,采用向内跌落的形式,与当地传统内向性的院落空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建筑沿街立面充满节奏和韵律感,整齐而富于变化,引导出形态各异的入口空间。

各办公楼中的坡屋顶、回廊、庭院、阕等充满历史意味的建筑要素以及各个典型的开窗模式在各个建筑之中进行了充分的演变和运用。

这一造型的逻辑和原则,加强了整个政务新区建筑群的主体性和统一性,加强了政府性质建筑的力量感和庄重感,延续了明中都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范。


03

城墙与民居

在历史与文化中寻找生活印记

■ 凤阳博物馆、图书馆

延综合楼及轴线向南,在城市公园的南面,

则是凤阳博物馆和图书馆两栋建筑,两者分列轴线两侧,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成为行政综合楼和城市公园南侧的门户。建筑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将两栋建筑的形态和格局统一安排。

两栋建筑不仅延续了政务新区的建筑风格——灰色砖墙和深色屋顶,而且对建筑形式做了进一步抽象和创新。设计之初,我们将政务综合楼的“城墙与历史”的理念逐渐延伸和发展,形成了“城墙与民居”相互作用的一种建筑模式。

两栋建筑南北两组板楼是“城墙”,其间层层叠叠的坡顶是“民居”。城墙坚实厚重,形成对内的保护;民居错落有致,创造出多个庭院。两者相互穿插和渗透,营造出丰富的内外空间。

城墙与民居两个要素的穿插和渗透,营造出丰富的内外空间。观景平台将城市公园的宜人景致引入建筑氛围,远处政务新区恢弘的建筑群也在此尽收眼底。建筑的 “夹心地带”由多个单坡屋顶体块叠合错动而成。

博物馆和图书馆建筑立面上既有呈矩阵排列的方形窗,也有活泼跳跃的异形窗,每一个窗户都尝试着对其内部空间在视觉上的诠释和延展。从走廊里看上去上下飞腾的斜条窗,活力十足;而从庭院里看去它们又好像民居在城垣上的印记,古朴沧桑。


04

花鼓声声

凤阳民间文化的追寻

■ 凤阳大剧院(文化馆)


再继续往南,出现的是凤阳大剧院。

凤阳花鼓,是凤阳一个重要的文艺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在设计中将凤阳花鼓作为项目的主题,整个大剧院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围绕这个概念在演绎和展开。

我们将大剧院的外形设计成长方形盒子,而将观众厅和舞台部分布置在一个巨大的红色的“花鼓”之中。灰色的“城墙”,红色的“花鼓”,将凤阳最具形象魅力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作为这条轴线上的小高潮,我们为凤阳谱写这一段缺失的“欢乐乐章”的梦想一直还在坚持和继续。凤阳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凤阳大剧院的设计也应该充分体现和融入当地的文化。

“让凤阳大剧院只属于凤阳”。


05

延续淮北民居的层层院落

淮河水文,发掘凤阳传统精髓

■ 凤阳大酒店

在轴线和大剧院的西侧,出现的是凤阳大酒店。

酒店建筑主体由三纵列八栋建筑组成,条状水系在建筑间穿插联络,与建筑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网络状的空间格局。

凤阳临淮河,水资源丰富,我们在酒店中做了四条南北走向的水道,与东西向排列的建筑交织在一起,编制出一幅形态丰富的图景。

设计理念强调院落式的空间形态,与淮北地区民居的层层递进院落格局相呼应。酒店屋顶采用双坡形式,与政务新区的主楼的屋顶形成风格的延续。

同时,设计承袭了城墙的概念,将光影的变化和空间节奏融入其中,以一种现代的方式记录和演绎着传统精髓。

起起落落,层层叠叠的屋顶将民居带给人们的亲切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融合起来,为酒店营造了与众不同的气氛和环境。

06

统一完整的文化调性

风韵独具的市井气息

■ C02、C04地段商业地块规划


在轴线东侧,和各局委办公楼南侧是C02和C04商业地块,为了使其更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我们对其定位为一块磁石和一个客厅。

一块磁石——从宏观角度,使步行街融入凤阳大的旅游系统,作为新的景点衔接城市与遗址、旧城和新城,成为游客和市民驻足新区的磁石;微观角度,以遵循商业策划,用规划手段创造出一个有极强吸引力的商业内核空间,使多种商业空间相互支撑和激发,从而拉动消费。

一个客厅——从大的景观系统着眼,在城市中心区适当安排开放空间,强调休闲和交流的主题,创造各种游憩场所。而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功能,注重发掘传统民俗记忆,使之区别于一般商业街或为以纯文化为街区,提高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

07

中轴乐章的“定音鼓”

开启凤阳传统文化新篇章

■ 钟楼广场商务区规划

在轴线最南面的末端,我们迎来了整个“乐章”最后的大合唱--钟楼广场商务区。

凤阳钟楼广场商务区位于南北政府文化轴线及东西钟鼓楼视觉通廊的交汇点。作为整个中轴乐章最后的高潮,区域以复建的钟楼为核心。

钟楼作为与明中都遗址及鼓楼广场形成的三足鼎立文化节点,在凤阳寻求文化记忆过程中,意义非凡。

整个区域延续新城的格局和古朴的建筑风格,承袭明代皇城的规划特点,追寻建筑与景观的文脉元素,作为新城的文化休闲会客厅和一站式“明”文化体验地,整体肩负展示凤阳历史与未来,铸造城市品牌的作用。

在住宅区域定位上,以传统的“院落”为精髓,打造“坊、院、街、市”的居住形态。

坊——形态鲜明、礼仪感及均好性强、管理方便;

院——空间关系层层递进、回应传统院落精神;

街——交错有机、张弛有度、延续传统习俗,拓展现代生活;

市——混合业态灵活性强,泛会所式的现代配套设施,行街入市的传统精神 结合了当代生活。

▲住宅区域效果图

在商业区域上除继承新城的整体建筑风格外,也做到舒适高效便于开发。整个区域充分利用城市干道进行商业及办公业态规划布局;建筑、景观设计在延续风格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与现有环境的融合,散发自然生机;此外,在以钟楼鼓楼沿线限高的要求下,也对天际线做出了错落有致的传统风味。

▲商业区域效果图

近40万平方米的钟楼广场商务区是整个中轴建筑群的点睛之笔,也是凤阳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别样韵味的起点。整个凤阳政务新区,贯穿着凤阳文化印记,透露出自己作为皇城故都的历史底蕴。

深厚的物质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凤阳人民的一笔财富。

崇尚保护自然和环境,崇尚保护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代社会所遵循的准则,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阶段。近些年来,一些有着古老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了,但城市的扩张对传统街区的毁坏也是惊人的,令人痛心!面对凤阳丰富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团队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担忧。我们兴奋于一种面对历史和传承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为其脆弱的存在状况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的反差感到忧虑,为其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与大刀阔斧的经济发展思路的反差感到忧虑。我们在综合考虑建筑风格和历史定位的时候也正是希望做到尊重凤阳历史,弘扬凤阳文化,展现凤阳时代气息。

回到轴线开端的政务综合楼,

一开始,因为近年来玻璃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凤阳非常想要一栋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高层办公楼,彰显当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在一个工业高速发展的城市,那这个玻璃大楼应该是他的首选,但是作为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凤阳,最终选择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结果。

我们相信在未来,时间会让大家感受到新城在凤阳浓郁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贯穿下,散发出独特的气质和形态。凤阳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古代濠州的关隘,还是明代洪武皇帝的中都城?是因为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还是精致绝伦的凤画技艺?是因为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还是“大包干”与“玻璃产业”?也许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凤阳百姓,我们都希望新时代的凤阳拥有自己的特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成就新的历史责任。